中央经济工作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势不变
时间:2013-06-17
分享:

  这周最令人关注的政策有两条,一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一条是天津、北京、广州等多地相继传出部分银行开始放松居民首套置业房贷利率的消息。前者彻底粉碎了部分开发商对明年市场的幻想,后者则给目前市场的主要置业人群一个希望。  

  据报道,在北京地区,工行、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房贷利率由原先的普遍上浮10%已回归至基准利率,甚至有消息传出,部分银行优质客户还能取得9折的优惠利率。  

  自从10月份建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1倍之后,所有银行纷纷调高首套房贷利率,最高可达1.3倍之多,但购房者依然不好贷款。一位深圳的朋友曾经愤愤地向笔者投诉,好容易攒够了首付,趁着调控,房价有所降低,兴冲冲地跑去看房,谈了一圈,都准备买房了,一问银行贷款,不但没有优惠,而且利率上浮30%!一算100万的20年期贷款,比基准利率的利息多还30多万元。  

  房地产调控是好事,挤掉投机投资的泡沫,让真正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购房者成为楼市的主流,这样才是最乐于见到的局面,但现在这样,打击投机投资,真正伤害的却是最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首套置业者。投资者可以算支出收入比,不合适自然可以不买,但对于首套置业的刚需,并不会因为利率太高就放弃购房,最终不得不承担利率高企增加的负担。  

  结果,现在就变成了“按起葫芦起了瓢”,房价下去了,贷款上来了,里外里,刚需们置业非但没有省钱,反而增加了支出。  

  以当前执行的7.05%的基准利率计算,20年期100万元的贷款利息应为86.79万元,1.1倍利率的话,总利息为97.1万元。二者相差10.31万元,相当于不少购房者一年的家庭收入了。  

  目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很清楚地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势不变,但在当前调控措施已经收效的情况下,是时候做个微调,对首套置业实施定向“宽松”,让刚需们真正能分享到调控的成果,早日圆了“居家梦”。但是切忌再次重演2009年针对首套置业7折的利率优惠被无限扩大至所有购房者,那将再次成为一场噩梦。  

  与内地住宅房企纷纷减缓拿地形成对比,近两个月来,港资房企突然逆势而上,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新世界、嘉里建设、恒隆、瑞安、仁恒置地在内的7家港资房企频频采取行动投资商业地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这7家港企已在内地土地市场上投资近200亿元。  

  10月28日,嘉里建设与香格里拉联合体在公开竞买中摘牌福建莆田市一宗商业地块,总面积14.76万平方米,总价达4.555亿元。几乎在同期,仁恒置地联合两家企业斥资30亿元收购珠海市唐家湾情侣北路(南段)两宗商住地块;恒隆地产以34.97亿元将昆明两宗商业地块收入囊中;和记黄埔斥资8亿元将佛山南庄生态区商住用地划入自己名下;瑞安集团以31.98亿元的底价将南京今年以来最大体量的G51麒麟科技园商住地块揽入怀中;新世界发展则斥资14亿元购买上海实业旗下公司所持青岛地块50%权益。进入12月,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两公司以19亿元拿下大连西岗区一块土地。  

  业内人士指出,七大港企“圈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消费能力较高且具有旅游等稀缺资源的二线城市。  

作者:佚名    来源:新浪地产